close

太陽隊一直是NBA的人氣球隊之一,也是長期的實力球隊,打從1968年成軍以來,43年的隊史,共29個球季打進季後賽,尤其自88-89球季開始,到去年的23年間,更是只有四個球季沒有季後賽可打,球隊重心也從Tom Chambers、Kevin Johnson、Charles Barkley、Jason Kidd、Stephon Marbury、Amare Stoudemire、Steve Nash等人一脈相承,長期維持球隊競爭力於不墜,球風始終自由奔放,流暢好看,培養出無數的優質搖擺人和控衛球星,其經營不僅有獨到之處,更成功建立鮮明的球隊個性。可惜的是,太陽隊雖然總是頗具競爭力,但總缺臨門一腳,不要說拿總冠軍了,連總冠軍戰也只在93年的Barkley時代元年以及古早的76年打過那麼兩次而已,總是成為別人登上總冠軍的墊腳石,堪稱NBA的最佳配角球隊。這樣的一支球隊,以聯盟整體來說,應該算得上是優質經營的一種模式,至少始終在爭冠的板塊中占有一席之地,也讓我在封館可能無法避免百般無聊之餘,想要研究一下他的某種特質。

一般NBA球隊補強戰力更上層樓的方式,主要不外乎精準(或幸運)的選秀,或者成功的交易;而太陽長期維持球隊競爭力的關鍵無疑是後者。和我之前曾討論過的馬刺不同,太陽是一隻非常愛作交易的球隊,只要球隊現有陣容看來有了瓶頸,會馬上毫不猶豫的打破現狀、大破大立,利用還具有交易價值的球星,換取球隊未來的戰力。前述的幾位球隊重心,只有Amare Stoudemire和Steve Nash是太陽自己的選秀,其他清一色都是交易或者挖腳他隊自由球員而來,而Steve Nash也是交易出去到小牛繞了一圈成長後,再簽回來的自由球員。以下就88年太陽維持強隊之林迄今的24年間,選秀會的動作,稍微整理,一探太陽選秀策略的奧妙(或奇怪)之處。

一、大量選秀時期(1988-1996)

這段期間有太陽在選秀會上有幾個特色:(1)選秀權數量多;(2)第一輪選秀品質OK,但大都很快就當籌碼交易出去了;(3)第二輪選秀數量多,但也大多聊備一格,就算有打出來通常也是在別隊。

首先是1988年,這年算是太陽在選秀會上比較豐收的一年,太陽第一輪分別在第七、十四順位選了 Tim Perry及Dan Majerle,第二輪則選了Andrew Lang、Dean Garrett和Steve Kerr三人。雖然最高順位的Tim Perry算是看走了眼,但是第十四順位的Dan Majerle就厲害了,也是太陽90年代初期強勝的關鍵人物之一。第二輪的中鋒Andrew Lang人高手長,在太陽打了四年,最後一年甚至打成主力先發。其他的Dean Garrett根本沒有為太陽打過球,而是直到三十歲以後才在灰狼找到自己的NBA立足之處,成為Garnett身邊的禁區打手;Steve Kerr則只為太陽打過26場球,後來才在公牛和馬刺成為冠軍射手。總的來說,這年選秀選到的人,後來在聯盟中發展都還可以,不過只有Dan Majerle成為太陽真正的主要戰力,但是打了七年之後,還是被太陽利用其剩餘價值拿去和騎士換來中鋒John "Hot Rod" Williams;至於其他的人對球隊最大的貢獻就是Andrew Lang和Tim Perry一起成為籌碼的一部分,讓太陽後來換來了Barkley。

接下來的1989年,就發生太陽日後最典型的選秀會作為:把選秀交易出去換選秀。當然這一年太陽的第一輪選秀是24順位的Anthony Cook,一個非常不起眼的中前鋒,跟活塞也只換到該年第27順位的搖擺人Kenny Battle和前一年的二輪新秀控球後衛Micheal Williams,只能說這筆交易實在可有可無,對球隊戰力根本沒有影響。第二輪選秀又有三個:Ricky Blanton、Mike Morrison及Greg Grant,但都是非常平凡的第二輪球員,讓人沒有甚麼感覺。

1990年太陽第一輪21順位選到的中鋒Jayson Williams雖然沒有在選秀會上當場交易出去,但是到了當年10月開季前,還是一時手癢把他拿去和七六人換一個1994年的第一輪選秀權,太陽隨即於同年12月又把這個1994年的第一輪選秀權搭配Eddie Johnson與一個1991年第一輪選秀權轉手出去,換來了超音速的Xavier McDaniel,讓他和Tom Chambers重新聚首。所以搞了半天這個選秀權其實只是單純的交易籌碼,而Jayson Williams多年後在籃網靠抓籃板打出一片天,雖然風光沒有多少年,比起Xavier McDaniel在太陽短暫過水半個球季,又被賣到紐約換來Jerrod Mustaf、Trent Tucker以及兩個第二輪選秀權的結果來說,太陽這個選秀權的交易,還真是白忙一場,平白讓自己損失了一個未來的明星中鋒。而這一年第二輪選秀又有三個,真正重要的是第二輪48順位撿到的Cedric Ceballos,他不僅後來拿了灌籃大賽冠軍,還成為太陽重要戰力,後來在湖人更被選為明星球員,而他93年如果沒受傷的話,搞不好太陽就此拿下總冠軍也不一定。如果你以為太陽在這年的選秀會就這樣結束,那就錯了,因為他們還是在選秀會上做了筆交易,把第二輪50順位的賽爾維亞中鋒Milos Babic拿去換來騎士隊52順位的義大利中前鋒Stefano Rusconi,這兩位老兄的NBA生涯一個只有21場,另一位只有7場,真是不知這交易所為何來!

1991到1995年太陽連續在選秀會上非常安分了五年。1991年因為第一輪選秀權之前已經交易掉了,可是還是有三個第二輪新秀,但其中也只有Richard Dumas在93年季後賽出了一陣子鋒頭,就因毒消失了。1992年第一輪第22順位選了Oliver Miller這位頗具喜感的胖中鋒,一雙長臂投籃手感及火鍋能力都算可打硬仗的禁區球員,要不是控制不了體重,應該眼光不錯的第一輪選秀了,但是在禁區不強的太陽還是只打了兩個球季就離隊了;同年第二輪選秀稍微少一點只有兩個,沒有驚喜,也從來沒有幫太陽打過球。1993年則是在第一輪第27順位選了Malcolm Mackey這個只打了一年就消失的球員,而第二輪又是二個選秀權,但照例選好玩的,根本沒入隊。

1994年第一輪第23順位的Wesley Person算是聯盟中上的得分後衛,可是在太陽打了三年後,仍然連同Tony Dumas與1998、1999、2001三年第一輪順位及2000、2002二個第二輪順位,用以換來當時的新生代飛人Antonio McDyess,重整球隊;這年第二輪又有三個選秀權,都是名不見經傳的選擇,純粹應景。1995年太陽因為先前把Cedric Ceballos交易到湖人而取得第21順位選來了Michael Finley這個後來的明星球員,可是他只在太陽打了一年多,雖然表現不錯,還是為了換來Jason Kidd而被犧牲了;至於自己原本的第一輪選秀權則是第27順位選來了Mario Bennett,這位老兄和第二輪少有的一個選秀權Chris Carr,都是只打一年就離開了。

1996年太陽在15順位選了後來的MVP Steve Nash,算是選秀一大成功,只是他也免不了在第二年打完後遭到被交易的命運,除了從小牛換來一群Pat Garrity、Martin Muursepp及Bubba Wells等蝦兵蟹將之外,另外換回1999的第一輪選秀權(後來成為Shawn Marion),直到2004年才被終於醒悟的太陽簽回來開展MVP的生涯;這年第二輪選秀又有兩位:Russ Millard及Ben Davis則和前面多數的第二輪選秀一樣,不值一提。

 二、精緻選秀時期(1997-2003)

這幾年太陽明顯在重整期,選秀權幾乎都被交易出去,在選秀會上難以有所作為。96-97開季前,太陽先把當初的救世主Barkley交易出去,正式進入重整期,並且在季中想辦法弄來了Jason Kidd,隨後在97-98球季開打前,幾乎用掏空未來五年選秀權的方式,換來了Antonio McDyess,可是只打一年就無條件放他離隊回去金塊。這些動盪的交易也導致太陽這段期間選秀會上有幾個特色:(1)選秀權數量少或者根本沒有;(2)第一輪選秀雖少但品質佳,成為球隊核心戰力;(3)幾乎沒有第二輪選秀,就算選到了也沒有好好用。

1997年第一輪選秀權早在95-96球季開季前和Dan Majerle一起交易給騎士,太陽只剩一個第二輪選秀權,雖然選到了Stephen Jackson,可是太陽並沒有發現他的才能,任由他到海外打球,後來才在籃網、馬刺闖出名號,進而在溜馬、勇士揚名立萬。而1998年太陽更是一個選秀權都沒有,徹底缺席了選秀會。

1999年太陽雖然把自己的選秀權(後來成為Ron Artest,也就是剛剛改名的世界和平先生)交易給公牛換回第二次三連霸的主力中鋒Luc Longley,但是還是利用前述Steve Nash的交易,撈回一個1999年第一輪選秀權,太陽這年唯一的選秀權,讓他們選到了Shawn Marion;雖然他後來也不免被拿來充分利用剩餘價值交易來Shaq O'Neal,但他至少在太陽打了八個半球季,成為少數太陽在選秀會上取得長期戰力的案例。

2000年太陽又是只有第一輪第25順位,選來了Jake Tsakalidis這位7呎2的歐陸大中鋒,試用三年後就交易出去,也沒換回甚麼重要人物。2001年太陽終於有了一個第二輪選秀,但卻沒有第一輪選秀,而選回來的Alton Ford相信應該沒有多少人對他有印象吧。2002年太陽又沒有第二輪選秀了,第一輪兩個選秀權,則是第九順位的Amare Stoudemire和第22順位的Casey Jacobsen。Amare Stoudemire不用多說,太陽少數成功選秀的例外,八年太陽生涯可謂豐功偉業不計其數。Casey Jacobsen則是標準太陽對待第一輪選秀的模式,打個二年多就用來交易Jim Jackson了。

接下來的2003年,太陽在第一輪第17順位選了個塞爾維亞的Zarko Cabarkapa,這個選擇實在不高明,看看18順位的David West、21順位的Boris Diaw、27順位的Kendrick Perkins就知道了,而這個選秀錯誤,太陽也毫不吝惜的在05年用他和勇士隊交易換回2007及2009第二輪選秀權各一個。不過太陽倒是在2003年選秀會上另外用2005的第一輪選秀權向馬刺換來了第28順位的Leandro Barbosa,而他也成為近年來太陽重要的替補戰力,沒有功勞也有苦勞,只是打了七年他還是免不了被交易的命運,在2010年拿去換Hedo Turkoglu。如果以為用Leandro Barbosa換Hedo Turkoglu這筆交易是太陽在這件事情上的唯一失誤的話,那一定沒有注意到,太陽送出去的這個2005年第一輪選秀權,經由馬刺輾轉到了尼克,然後成為了David Lee。這也是沒事交易未來選秀權最容易發生的風險,雖然當時無法預料未來結局,但是蝴蝶效應的結果,往往只能讓人大嘆世事難料。而太陽似乎也從這年換來Leandro Barbosa換出了心得,次年開始在選秀會上的表現也進入下個階段:換走選秀時期。

三、換走選秀時期(2003-???)

這段時期,太陽開始習慣在選秀會上或會後立即把選來的新秀交易出去,不斷的交易導致本身戰力沒有提升就算了,還要眼睜睜看著選來的新秀成為其他球隊的基石。

也許太陽2003年Leandro Barbosa的交易,在那個2005年選秀權成為David Lee之前,看來都是太陽賺到了;太陽馬上在2004年選秀會上又做了一筆交易,把第七順位的Luol Deng換到公牛,換回嗯‧‧‧Jackson Vroman和一個2005第一輪選秀權,填補自己已經把2005年第一輪選秀權交易出去的空虛。後來的發展無須贅言,Luol Deng已是公牛再起的重要拼圖,如果留在太陽應該也是非常適合太陽球風的球員,Jackson Vroman只為太陽打了10場球,就跟前面提到的02年選秀Casey Jacobsen,一起拿去換Jim Jackson。

至於Luol Deng交易中另外取得的2005年選秀權最後成為該年21順位,比Leandro Barbosa交易中送走的30順位還要高,只能說太陽自己放著David Lee不選,而選擇了史上最矮灌籃王Nate Robinson,這個選擇倒也不是太陽認為Nate Robinson比較適合自己的小球球風,而是太陽隨後轉手就把Nate Robinson連同Quentin Richardson去換尼克的Kurt Thomas和Dijon Thompson,其中Dijon Thompson不多不少也只為太陽打過10場球;至於Kurt Thomas這位禁區硬漢,在太陽貢獻了兩年的肌肉之後,在2007年搭配2008及2010年兩年的第一輪選秀權各一個,送去超音速換回一個2009年的第二輪選秀權。一個第二輪選秀權值一個沙場老將以及二個第一輪選秀權?這筆帳除了省錢之外,我想不出其他目的。而真正讓太陽迷懊惱的,應該是那個送出去的2008選秀權,最後成為了Serge Ibaka,這種捨己為人的胸襟,令人景仰。

2005年太陽除了把第一輪的選秀Nate Robinson送走之外,第二輪的選秀也沒放過,轉手的對象是魔術隊,而這個第57順位的選秀,本來就只是前述Jim Jackson交易的贈品,轉送他人似乎不可惜,只是太陽當時選得不是別人,正是太陽去年球季才交易回來的中鋒Marcin Gortat,想當年隨隨便便交易給魔術,現在又後悔把他交易回來,真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!

2006年太陽像是為了向世人宣告他們選秀後一定要交易出去一樣,把第一輪選來的兩個新秀:21順位的Rajon Rondo和27順位的Sergio Rodriguez兩個優秀控衛,分別交易給波士頓和拓荒者,Rajon Rondo還至少換回了第二年2007年的第一輪選秀權,而對於西班牙人Sergio Rodriguez就是單純的換現金了。也許太陽反正已經有了Nash,不太需要控球後衛,但也沒必要選兩個控衛來做沒甚麼營養的交易吧。Rajon Rondo現在已是聯盟中頂級控衛,Sergio Rodriguez也有一定評價,在Nash已是夕陽無限好的現在,這一年選秀會以這種方式處理,應該讓球迷不勝唏噓。

接著2007年太陽又故技重施,用以Rajon Rondo從波士頓換回來的第一輪選秀權,在24順位選來了另一個西班牙人的Rudy Fernandez,然後用去年對待西班牙同胞Sergio Rodriguez同樣的方式對待他,選秀會後沒幾天就把他和James Jones一起也送去拓荒者換現金;至於太陽這年的另一個第一輪選秀權則是在29順位選到Alando Tucker,這位兄弟只待了二季多一點點,就送去灰狼換Jason Hart然後在同一天揮棄Hart,等於單純的縮減人事成本,第二輪的D.J. Strawberry更慘,一年後就被送去火箭然後消失了。反觀Rudy Fernandez這幾年的績效,如果他留下來,太陽一定很不一樣。

2008年太陽原本的第一輪選秀權,已在前述Kurt Thomas的交易中送走,令人扼腕的成為第八順位的Serge Ibaka,太陽還是利用之前Joe Johnson交易換來的老鷹第一輪選秀權,在第15順位選了Lopez雙胞胎兄弟較遜的那一位Robin Lopez,他雖然一路被留用到去年球季,但是相信看過去年太陽把Marcin Gortat交易回來後的比賽的人,一定都會發現太陽未來中鋒的答案應該是Marcin Gortat,不是Robin Lopez,以太陽的習性,應該也可以大膽預測,他被交易之日不遠了。

至於2008年第二輪的選秀Malik Hairston,選秀會後太陽就拿去加上一個2009年第二輪選秀權,去馬刺換來Goran Dragic,結果Goran Dragic用不到三年又被拿去換火箭的Aaron Brooks。這幾筆交易顯然是為了幫Nash找個替補或接班人,只要想想之前2006年Rajon Rondo和Sergio Rodriguez的交易,就知道這幾筆顯然屬於亡羊補牢式的交易,更不用提太陽以為只拿兩個第二輪選秀權去換,好像損失不多,但那個2009年的第二輪選秀後來成為DeJuan Blair,球迷除了心酸應該還有一肚子氣吧。

2009年太陽又忍不住交易的衝動,選秀會後隨即把第二輪選來的Emir Preldzic送去騎士換現金;第一輪的Earl Clark也是不改太陽本色,一年多後就拿去和魔術交易換來Carter以及前述的Gortat等人,另一位第二輪選秀Taylor Griffin也無法改變太陽第二輪選秀的正常命運,打完一年就玩完了。

2010年太陽只有兩個第二輪選秀權,玩不出把戲,不過其中Gani Lawal整季只打了一場球,另一位Dwayne Collins更是一場都沒出賽過,完全符合太陽第二輪選秀的特質。2011年太陽又選了雙胞胎兄弟中一般評價比較遜的Markieff Morris,可能因為封館在即,沒甚麼交易的情緒,不過以太陽過往的紀錄來看,他穿太陽球衣的時間應該不會太久。

 

從上面的歷程可以發現,雖然太陽自1988年起就是聯盟中少數的長期強權之一,但是戰力是建構在不斷的交易上,僅有少數的長期重要戰力如:Dan Majerle、Shawn Marion、Amare Stoudemire、Leandro Barbosa等人是自己的選秀,但是除了他們四個之外,竟然沒有一個選秀是從新秀年就一直待在太陽超過五年的,第二輪選秀除了Cedric Ceballos更是幾乎沒有令人驚喜的人物。整體來說太陽在選秀會上的策略與表現,只能說差強人意甚至不及格,也許因為戰績始終維持得不錯,選秀順位不會太高,眼光又沒有太好,而更重要的是對新秀的培養極度沒有耐心,要嘛選來沒幾年就當作籌碼送走,要嘛不肯老老實實地單純選秀,總要作個幾筆交易才滿意,這種對待選秀權及新秀的方式,一般印象中應該不會是傳統強隊會做的事情;可是太陽就是這樣一路走來始終如一,透過不斷的交易和自由球員補強,彌補了選秀會上總是沒甚麼特殊作為(或者令人吐血的決定)的缺憾,但想想有多少令人惋惜的名字出現在那些被太陽送走的名單中,若太陽能更審慎的看待選秀結果,多點耐心,也許早已拿到總冠軍了。只能說太陽這種隨時交易且戰且走的經營模式,或許因此長期維繫戰力,但也總是無力登頂,被選上的新人更只能自求多福,期待下個球隊也許會更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rrosju 的頭像
    marrosju

    一成牽強(パトのページ)

    marros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